近年來,重慶小面作為最具特色的城市名片之一,聲名遠播、聞名遐邇。當前,我區在市經濟信息委、市商務委、市農業農村委等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下,將重慶小面快消品產業作為新興產業集群的重點之一進行培育,整合聯動農工商、一二三產業優勢資源,助力我市鄉村振興,努力實現“重慶小面重慶造、重慶小面賣全國”。
目前,全市小面門店約8.4萬家,全產業鏈從業人員超過50萬人,年產值400多億元。重慶小面產業帶動性強,每銷售1億元小面,就能直接帶動辣椒、花椒等輔料近2000噸。到2025年,我市將創建1個小面產業示范基地、3個小面產業建設基地,重慶小面產業鏈工業產值規模突破300億元,基本形成較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條。
如何實現重慶小面快消品產業高質量發展?我區正推動重慶小面標準化、工業化、規?;?,深入挖掘重慶小面文化特色和產品特色,大力推動重慶小面標準和區域公共品牌體系建設,推動重慶小面集群化發展,將重慶小面預包裝產品打造成“文化明信片”“重慶伴手禮”。同時,積極帶動全市各區縣的小面上下游同頻共振、聯動發展。計劃到2026年,培育形成30個以上拳頭產品和知名品牌。
在對重慶小面品牌的持續培育方面,市商務委將推動我區作為重慶小面產業發展的重點區縣,構建三級物流體系,助力我區的小面配套物流企業向標準化、信息化、自動化轉型,支持發展冷鏈物流、城鄉配送,推動物流降本增效;對標“重慶火鍋文化節”,把“重慶小面文化節”納入全市會展重點范圍,力爭通過3-5年的時間,把“重慶小面文化節”打造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節會活動品牌。同時,符合條件的小面企業可創建重慶市老字號,申報中華老字號,支持重慶小面發展國內市場,拓展海外市場。
與此同時,市經濟信息委積極支持我區先行先試建設重慶小面產業園,重點培育市場營銷、技術創新、品牌培育、總部經濟、共享標桿工廠等業態,加強市區聯動,統籌重慶小面品牌建設、配套政策、標準制定等工作,牽頭在預包裝食品領域打造重慶小面區域公共品牌,已完成重慶小面預包裝食品區域公共品牌圖形商標注冊。今后,消費者只要認準這個標識,就能買到地道的重慶小面。同時,指導我區小面工業化促進會發布《重慶小面》團體標準,制定《重慶小面生產技術規范》地方標準,啟動制訂《重慶小面食品安全標準》。推動智能制造,支持重慶小面生產企業實施數字化裝備普及、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建設、技術改造等項目,推動重慶小面中央工廠等一批重點示范項目盡快建成投產,引導企業向數字化和智能化轉變。
重慶小面既是典型的農產品加工業、食品農業,也是全市重點特色農業產業鏈之一。作為農產品加工業的主管部門,市農業農村委如何推動重慶小面產業的高質量發展?據悉,市農業農村委牽頭制定千億級優勢特色產業培育行動實施方案,并按照“重慶小面重慶造”的原則,圍繞規?;?、標準化、綠色化,深入實施“三品一標”提升行動,支持區縣“一主兩輔”產業發展,打造“重慶小面”調料、澆頭原材料生產基地。同時,充分發揮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等科研院所的作用,組建科技創新團隊,推動建立重慶小面產業技術研究院,加強關鍵技術攻關、產品研發創新。
目前,初步建立起了由市經濟信息委、市農業農村委、市商務委、市科技局、市招商投資局等部門齊抓共管,大渡口、忠縣、云陽、江津、涪陵、合川、石柱等區縣在面條加工、調料和澆頭加工、電商營銷等方面分工協作,以及政府搭臺、市場主導、龍頭企業牽頭的工作推進機制,共同做大做強重慶小面產業。同時,制定完善大力度推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和政策措施,并把重慶小面作為優勢產業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。